*友情提醒:想和李莫愁互动加李莫愁个人或 美国微生物学会刊物《抗微生物制剂与化学疗法》的一篇报告说,美国一名49岁女性4月26日因尿路感染症状就医,被发现感染这种细菌。报告没有说明这名女患者现在情况如何。(李莫愁注:准确的说应该是在5月26日,美国微生物学会刊物《抗菌剂与化疗》报道了美国首例人感染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病例,文章称这种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E.coliMRSN对黏菌素具有耐药性。由于抗菌能力强,黏菌素似乎被视为抗生素中“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和英国研究人员去年在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首次报告,在中国的畜禽和人类身上发现携带MCR—1基因的细菌。
这种基因使得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具备耐药性,包括被视为“最后一道防线”的粘菌素。
应该是耐药菌不是超级菌MCR-1是一种可以让细菌对黏菌素产生抗药性的新基因,这种基因还存在于一些可能引发流行病的细菌样本中。
当然,发现MCR-1基因研究人员也曾经表示,“超级细菌”对所有抗生素都耐药的说法不准确,它只是一种多重耐药菌而已,说“超级”是有些夸大的。《抗菌剂与化疗》杂志的文章同样说到了这一点。文章指出,E.coliMRSN的质粒中编码了包括MCR-1在内的15种耐药基因,但E.coliMRSN并非对所有抗生素都不敏感,比如它的质粒上就没有发现碳青霉烯酶。所以,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它无力抵抗。
超级松鼠:正在卸货的松鼠,这小嘴的容量不可思议
现在有很多种药物可以抗击MCR-1,大家对于这种耐药基因的恐惧主要是因为它的传播性。MCR-1在质粒之上,质粒是基因里面常见的一种运载体,它是一种可以在不同细菌之间传递的遗传元件。比如说某一种细菌,可能一开始没有对某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但是它通过质粒的传播,从别的细菌那里后天获得了MCR-1基因。
所以说,如果一个携带MCR-1的细菌又有其他的耐药基因,而且对所有药物都耐药,那么就可能真的没有药可以干掉他了,先东方不败然后就独孤求败了。不过就目前来看超级耐药菌的数量还是很有限的。
古墓科普:超级耐药菌是怎么来的?这个时候面子才是最重要的,肉已经不重要了。就看谁耗得过谁。人类和细菌一直在斗争,就像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样,只不过就像汤姆和杰瑞一样,老鼠越来越难捉。
超级耐药菌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都是被抗生素“惯”出来的。耐药的出现是自然规律,但大规模发生及扩散就是人为错误。细菌这么个小东西就跟脚底抹了油一样,人类一直希望干掉有害的病原菌,但是细菌一直通过各种生物进化来躲避我们人类的追杀,然后超级耐药菌就这样修炼出关了,对很多的抗菌药都耐药。这种超级耐药细菌所致感染病死率比较高,为临床的治疗也带来极大挑战,目前抗生素药物的研发速度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的速度。
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超级耐药细菌有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及对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在内的抗菌药物全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等等。
粘菌素早在1959年就开始使用,然而由于对肾脏有损害,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停止用于人体,但是在畜禽饲养业中仍广泛使用。
不过,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这名“老将”又披挂上阵。“它是一种老抗生素,但它是我们所剩唯一能对抗‘噩梦细菌’的抗生素,”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26日说,“我们正面临进入后抗生素时代的危险。”
他当天在美国全国记者协会午餐会上说:“对耐药性的情况研究越多,我们越忧虑。对一些患者而言,已经无药可医。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否则抗生素将走到尽头。”
报告说,这名美国女患者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病情被发现前5个月内没有去过其他国家。弗里登说,她的病不大可能感染自其他国家。
美国哈佛医学院微生物学家盖尔·卡斯尔警告:“这是危险情况。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会迅速传播。如果防护不当,医院传播。”另外,强耐药细菌从动物传播至人,也是主要忧患。
路透社报道,许多药品生产商不愿意投资研发新抗生素,宁愿把资金用于价格高昂、利润更丰厚的抗癌药物和疑难病药物研发。
今年1月,十多家大药企联合发表宣言,呼吁政府采取新的激励措施,推动药企研发新药以对抗具有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
虎鲸会
虎鲸会(iShamuClub)是金庸书院下设的科学家俱乐部:iShamuClub,theclubforscientists(iShamu=imagination,Stanford,Harvard,yAle,MIT,UcBerkeley,UcSanDiego)iShamuClub是学霸们,互相科普、协同创新、协同创业,“用科技改变未来”的俱乐部。
欢迎大家加入古墓派,如果你有一定的专业特长,请加李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