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正在成为年金融机构合规内控层面迎来的最大挑战。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继去年10月央行发布《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来,反洗钱的相关监管要求正在全面嵌入现有机构监管办法之中。由此带来的是整个金融市场反洗钱形势急速严峻。
去年四季度以来,监管层明显加强了反洗钱整肃的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相关罚单数量呈现“井喷”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仅从罚单数量上,年1月涉及反洗钱相关行政处罚与年整个一季度相比,数量上将近3倍,金额上超过2.5倍。
“反洗钱已经是目前金融机构合规部门最重要的工作,除了设置专职的反洗钱部门和岗位,其他业务部门也要配置兼职的人员,覆盖所有分支机构,交易监测标准全面提高,压力很大。”来自银行、券商和支付机构的多位相关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2月21日,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第四轮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互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体系具备良好基础,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上述内外部压力也将影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进入持续“高压期”。
身份识别“重灾区”
自年四季度以来的罚单密集趋势有增无减。年1月以来,包括华泰人寿在内的多家机构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履行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相关规定分别被罚没百万元以上。
根据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