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全球重磅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3

白脸风有什么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导读:英国今年1月31日正式“脱欧”后,进入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将于今年12月31日结束。

来源丨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公开信息

12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总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盟与英国达成了一份“公平的”协议。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当地时间24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唐宁街首相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英国与欧盟达成协议。

历经9个多月拉锯谈判,欧盟与英国在12月24日终于“破局”,宣布达成“脱欧”贸易协议,英国得以避免在明年1月1日“硬脱欧”。

约翰逊说,该协议是双方签署的最大的双边贸易协议,涵盖年价值亿英镑(约合5.9万亿人民币)的贸易。该协议对整个欧盟都是一个好的协议,将促进工作机会和繁荣。

约翰逊说,该协议将兑现在年公投期间以及去年大选中向英国公众的保证。英国收回了对金钱、边界、法律、贸易和捕鱼水域的控制权。同时,这项协议还保证英国收回对法律和命运的控制权,不再受欧洲法院的管辖。

以贸易协议为核心的英欧未来关系谈判今年3月初启动,采取视频方式和面谈方式进行,多次陷入低谷,又多次柳暗花明。期间,英国多次表示如果年底前不能达成协议,就“无协议脱欧”;欧盟方面专门发布后备方案,以应对年底可能发生的英国无协议脱欧。

渔业问题、公平竞争环境和履约管理是贸易谈判的三大难点。英国方面曾多次设下达成协议的期限,但由于英欧在上述三个领域始终存在重大分歧,达成协议的时间一再推迟。渔业问题是双方最后攻克的难点,涉及捕捞配额、准入水域等诸多问题。双方谈判人员彻夜努力,敲定了最后的细节。

在谈判的最后阶段,英国首相约翰逊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密切联系”,多次沟通。24日下午,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欧英达成协议。

英国今年1月31日正式“脱欧”后,进入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将于今年12月31日结束。

据悉,该协议还需要英欧双方议会的批准。

英国首相约翰逊当天也在社交媒体上确认协议达成,并配上了一张振臂欢呼的照片。

另两位脱欧进程的关键人物也在社交网络上发文祝贺。英国前首相戴维·卡梅伦表示:“这也是以朋友、邻居和伙伴身份,与欧盟建立新关系的关键一步。”另一位前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这个协议给商业提供了信心。”

消息公布后,欧元兑美元短线上扬17点,最高触及1.。英镑兑美元短线震荡大约20点,最高触及1.。

欧洲市场方面,英国富时指数涨0.10%,报.11点;法国CAC40指数跌0.1%,报.01点;德国因平安夜休市一日。

美三大股指全面收高,标普指数涨0.39%,报.23点;纳指涨0.26%,报.73点;道指涨0.23%,报.87点。

COMEX2月黄金期货涨0.27%,报.20美元/盎司。

7WTI2月原油期货涨0.23%,报48.23美元/桶。

汇率方面,英镑兑美元盘中刷新五个交易日高位1.,距离年5月来高点1.不远。但随着脱欧消息的公布,英镑短线出现跳水行情。

默克尔点赞英国脱欧贸易协议:具有“历史性意义”

当地时间24日下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欧盟和英国宣布达成脱欧贸易协议之后表示,该协议“具有历史性意义,将为欧盟与英国的关系开启新篇章奠定基础”。她强调说,即使脱离了欧盟,英国仍将继续是德国以及欧盟的重要伙伴。

与此同时,默克尔透露称,德国联邦内阁将在12月28日召开电话会议,讨论德国的立场。她希望德国方面能够尽早就是否批准该协议作出决定:“毋庸置疑,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德国联邦外交部长马斯也称赞英欧达成贸易协议是“在经历了创纪录的谈判马拉松和超长的冲刺阶段后,艰苦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不过,他指出,该协议尚未“盖棺定论”。

马斯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欧盟各国将仔细研读英欧贸易协议的条款。因为协议要想正式生效,还需获得所有27个成员国以及欧洲议会的批准。他强调,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将在今年年底任期结束前尽一切努力推动英欧贸易协议能够在明年1月1日先临时生效:“这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需要各方灵活协调。但我相信可以取得成功。”马斯乐观估计,在欧洲议会批准之后,英欧贸易协议的最终生效有望在明年年初实现。

“脱欧”四年长跑:三棒首相接力,如今终于撞线

当年6月24日凌晨,“脱欧”公投的最后一张选票计算完毕,占投票总数52%的支持选票最终让英国开始了一段长达4年的“脱欧”进程,其间卡梅伦、特雷莎·梅相继离任,“脱欧”最终在第三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任内完成。

△“脱欧”协议达成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讲话(图片来源:《卫报》)

卡梅伦的豪赌——赌赢了苏格兰却赌输了全欧洲

年1月23日,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当时他曾许诺若他在年赢得大选,将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本意是为自己连任赢得支持的一次讲话,却奏响了他作为英国首相谢幕的序曲。

但这一切都要从一年前的苏格兰说起。

△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图片来源:BBC)

从资源分配角度,北海的石油资源让整个英国的石化工业中心都处于苏格兰,部分苏格兰人认为“英国人占了自己的便宜”,指责英国政府在石油资源的分配上不公,由此产生了分离情绪。从历史溯源角度,英国由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部分所组成,但是形成英国的历史却充满了暴力征伐,并且在帝国统一后,各个地区均享有较高的自治权,所以英国历史上时常出现分离主义运动。当年,苏格兰民族党战胜工党成功掌握苏格兰议会后,苏格兰地区的分离主义倾向愈发严重。

△英国地图,北部红线内为苏格兰

年3月21日,时任英国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宣布,苏格兰将于年9月18日举行公投,以决定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独立。而根据投票规则,只需要超过半数的支持票,苏格兰就能够成为一个独立国家。面对这一分裂国家的行为,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立刻表示了反对。

△年9月15日,卡梅伦为唤回苏格兰民众停止分裂国家进行演讲

为了留住苏格兰,也为了唤回苏格兰民众对大英帝国的认同,卡梅伦在年9月15日对苏格兰进行了一场被广大英国媒体描述为”真诚而富有情感“的演讲。最终,苏格兰独立公投以55.8%的“反对票”宣告失败。公投的发起人萨蒙德随后也宣布辞职。但卡梅伦在演讲中的一句话,“如果你们不喜欢我,我不会一直在这里的。”被认为是他以自己的首相生涯作为赌注,换取苏格兰人民信任的一场豪赌。尽管卡梅伦赢得了苏格兰,但是分离情绪仍然高涨的苏格兰人却为他和他的继任者特雷莎·梅以及英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埋下了隐患。

△英国独立党标识

当时间来到年,英国新一届大选如期而至。为了履行此前的诺言,卡梅伦决定继续推行“脱欧”公投。此前由于深受欧债危机影响,同属于欧盟的英国不得不承担相应的经济负担。此外,中东爆发的难民危机导致大量难民进入欧洲,而欧盟最终的接纳政策让原本处于欧洲大陆以外的英伦三岛也需要被迫接纳难民。同时,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每年需要缴纳的高额会费部分让保守派政客和民众都对欧盟充满了厌恶,遂催生出“脱欧”的想法。而依托这些厌恶欧盟的民众,在工党、保守党和自民党以外,以脱离欧盟为立党宗旨的独立党政治力量迅速壮大。

△英国媒体Metro年12月发表的文章《为何大卫·卡梅伦发起脱欧公投?》,分析称卡梅伦发起公投主要是出于党派利益的考量。

出于胜选以及打压独立党的考量,时任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提出“脱欧”公投。媒体分析称,卡梅伦此举更多是出于党派利益考量,并非真的想要脱离欧盟。依照卡梅伦的计划,“脱欧”本应当是一项挽回民意的象征性举措,从欧盟获取更多的权益,才是卡梅伦“脱欧”公投想要实现的预期效果。

△卡梅伦与他的家人离开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图片来源:BBC)

但是,卡梅伦的所有计划都在年的6月24日宣告失败。当天,他也宣布了辞职。年7月13日,卡梅伦乘车来到白金汉宫,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会面,之后黯然离去。不久,另一辆轿车驶入白金汉宫,上面坐着的正是卡梅伦的继任者——特雷莎·梅。

特雷莎·梅——为“脱欧”而来未“脱欧”而去

与她的前任卡梅伦与她的继任约翰逊都不同,特雷莎·梅并非一个“纨绔子弟”,在从政之前,她的工作主要与银行和金融相关。年,特雷莎·梅当选伦敦市议员后正式跨入政界。与卡梅伦如火箭般的上升速度不同,特雷莎·梅先后担任过伦敦市议员、英国议会下院议员、保守党主席、内政大臣。从步入政坛到临时接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用了整整30年。多年的从政经验让她收获了党内支持者对她“踏实”与“认真”的赞誉,因此,她的接盘尽管仓促,也一度被多方看好。

△特雷莎·梅在英国议会下院进行辩论(图片来源:BBC)

但在正式着手进行“脱欧”事宜之前,特雷莎·梅首先进行了一次大选。而这次大选也为她之后迟迟难以推出能够获得议会认可的“脱欧”方案埋下了隐患。

年4月18日,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唐宁街10号宣布,将在50天后的6月8日举行新一轮大选,比原定的年5月提前整整三年。在4月18日的讲话中,特雷莎·梅称自己提前进行大选纯属“勉为其难”,因为议会内外的反对势力不断挑战保守党政府的“脱欧”计划。

△英国议会下院(图片来源:BBC)

实际上,特雷莎·梅遭遇的阻碍源于英国的政治制度。因为英国大选,实际上选举的并非首相,而是选出执政党,在大选中胜出党派的领袖自动成为英国首相。由于保守党在年胜出时的领袖是卡梅伦,在卡梅伦下台后,权力直接过渡到特雷莎·梅,这将导致民意与新首相之间存在隔断,保守党内部以及反对党均以此为由,反对特雷莎·梅的一系列政治议题。为了实现所谓的“民选首相”,特雷莎·梅不得不在自己任期重新举行大选。但是特雷莎·梅组织提前大选也并非毫无把握,当时的民调显示,53%的民众认为特雷莎·梅的“脱欧”姿态有利于英国,并且有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特雷莎就任以来的表现令人满意。

△特雷莎·梅在结束大选后发表讲话

不过,此次提前大选也让因提出“脱欧”公投的保守党丢失了大量的议会席位。年6月10日,新一轮大选的最终结果显示,保守党收获席,工党收获席,自民党获得13席,此前号召苏格兰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更是获得了35席。而这次大选也开启了保守党与工党就“脱欧”方案的长期拉锯。

△年10月3日,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年会上“尬舞”(图片来源:BBC)

年10月3日,特雷莎·梅正在准备与欧盟谈判事宜期间,她在保守党年会上的一段“尬舞”让她瞬间成为全网热点。根据特雷莎·梅自己稍后的解释,这段舞蹈能够表明“她有自信领导英国和她的内阁成员”。似乎也印证了她的自信,年11月13日,特雷莎·梅完成与欧盟就“脱欧”协议草案达成一致,将“脱欧”日期定于年3月29日。但草案中对北爱尔兰问题的解决方式遭到英国下院多名议员的反对,最终导致特雷莎·梅政府内多名内阁大臣的辞职。

△年3月13日,BBC报道,特雷莎·梅的脱欧草案第二次遭到下议院议员的拒绝

在特雷莎·梅再次组建内阁后,特雷莎·梅3次提交草案但均遭到下院反对。年1月15日,票反对、票支持;同年3月13日,票反对、票支持;3月29日,票反对、票同意。尽管反对票持续减少,但是多次反对也让特雷莎·梅尝到了此前提前大选的恶果。

△年3月27日,时任工党领袖杰雷米·科尔宾与特雷莎·梅在下院进行辩论,辩论时特雷莎·梅称其愿意辞职以换取议员支持“脱欧”协议

反对特雷莎·梅“脱欧”方案的基本分为两派人马,一是科尔宾领导的工党,二则是同为保守党的鲍里斯·约翰逊。前者反对“脱欧”,尝试发起留欧公投。后者当时主张与欧盟断绝一切政治、经济联系,退出一切的欧盟经贸协议,希望英国能够收回关税自主权和独立制定经济政策的权力。

△年5月25日,特雷莎·梅在首相官邸宣布,她将在6月7日辞职。讲话最终,她一度哽咽。(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最终,由于3次提交的“脱欧”草案均未在下议院获得通过,年5月25日,特雷莎·梅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宣布,她将在6月7日辞去保守党领袖一职。在此次讲话最后,她一度哽咽,“为我所深爱的国家服务是我一生的荣耀”。

△年5月24日,苏格兰首席部长斯特金赞赏特雷莎·梅称:“特雷莎·梅的付出,值得被感谢”。(图片来源:BBC)

尽管没有成功完成自己接任以来最为重要的“脱欧”使命,但是在苏格兰问题上,特雷莎·梅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她当天宣布辞职时,苏格兰首席部长斯特金在其个人社交帐号上发帖称:“我祝愿特雷莎·梅一切顺利。我和她之间有着难以弥合的深刻分歧——尤其是在她对英国退欧的处理上。梅漠视苏格兰的利益。然而,首相的工作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她值得被感谢。”

△《电讯报》年4月22日报道称,支持进行第二次苏格兰独立公投的苏格兰民众比例降至40%。

不单收获了来自政治反对者的肯定,特雷莎·梅在苏格兰民众中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年的一次民调显示,苏格兰支持再次进行独立公投的比例已经下降至44%,略低于年第一次公投时的45%,详细数据显示,有51%的苏格兰民众支持在近年内举行公投,仅有31%的民众支持尽快公投。年4月《电讯报》的调查更是显示,支持进行独立公投的苏格兰民众比例降至40%。

而事实上,特雷莎·梅为保守党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功推进“脱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约翰逊——随性、搞笑却完成“脱欧”大业

年7月23日,甩着一头乱糟糟金发的鲍里斯·约翰逊当选保守党领袖。次日,他从此前反对的特雷莎·梅手中接过权力,成为英国新一任首相。

△鲍里斯·约翰逊于年7月24日担任英国首相(图片来源:BBC)

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约翰逊对特雷莎·梅的反对,也不会有如今的新首相登台。此前特雷莎·梅的辞职,让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在年12月13日进行的大选中获得了巨大优势,最终斩获了个席位,成为了绝对多数党。不过,除了特雷莎·梅辞职带来的重新大选机会,鲍里斯·约翰逊本人在媒体表现出的亲民、个性甚至有一些搞笑的个人形象,都给保守党赢得了更多选民的支持。

△年3月23日,由于“脱欧”陷入僵局,伦敦数万名民众举行游行抗议(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更为重要的,鲍里斯在“脱欧”问题上的态度,远比特雷莎·梅坚决,这也为久被“脱欧”议程折磨的英国民众带来希望。有民调显示,此前特雷莎·梅的“软脱欧”方案使得原本的目标选民分化,很大一部分对特雷莎·梅脱欧方案不满的民众转投了自民党,这也是导致特雷莎·梅在重新大选中失利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将会对“软脱欧”失去耐心,鲍里斯·约翰逊的强硬态度注定将会收获更多的认可。

△年7月24日,鲍里斯·约翰逊首次作为英国首相发表演讲,演讲中约翰逊对达成“更好”的“脱欧”协议进行了说明。(图片来源:《电讯报》)

在就任英国首相当日,鲍里斯·约翰逊称,英国能够与欧盟达成一份新的、更好的“脱欧”协议,但英国也会为“无协议脱欧”做好准备,其态度之强硬昭彰。年1月22日,约翰逊赢得大选后,其“脱欧”方案最终在下议院获得通过。余下的,则是与欧盟进行具体事宜的协商。

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开启了计划为期11个月的“脱欧”过渡期。英国与欧盟关于未来关系以及经贸协议的谈判也将在这十一个月中敲定。

△年3月末,鲍里斯·约翰逊在进行自我隔离期间,主持了一场关于对抗新冠疫情的会议。(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但是谈判仅进行了一轮,新冠疫情便袭来,英欧双方不得不暂停谈判。在重启谈判期间,欧盟代表米歇尔·巴尼耶与英国代表大卫·弗罗斯特先后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甚至,鲍里斯约翰逊本人也在3月27日确诊新冠肺炎,这也为时间本就不充裕的谈判增加了变数。直至4月20日,双方才再度开启了新一轮的谈判。但是在这期间,英欧双方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自4月至12月的谈判,英欧双方在渔业、公平竞争环境这两个议题上迟迟难以达成一致。

△年颁布的《伦敦渔业公约》明确,法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可以在英国水域进行捕鱼作业。(图片来源:英国政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taia.com/htzq/9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