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投行业务金融科技如何赋能

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

年以来,随着新三板精选层、再融资新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政策落地,证券投行业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投行业务增量与增速齐头并进,迎来爆发式增长。然而,投行项目时间周期长、处理环节和事项繁多,需投入大量人力长期跟进,项目调查、资料准备及项目审核主要依托大量项目组成员手工完成,资源及时间代价巨大。在此背景下,部分证券公司开始探索借助金融科技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等问题。同时,年11月,证监会向各证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投行业务工作底稿管理相关工作的函(通知)》,鼓励条件具备的证券公司在年12月底前上线系统,要求所有开展投行业务的证券公司应在年12月底前上线系统。自年1月1日起,各证券公司承揽的投行类项目应使用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进行底稿管理,不具有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的不得承揽投行类项目。证券投行业务开启了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之路,科技成为核心竞争力。本篇文章重点研究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掘金投行业务。

一、金融科技在投行业务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

金融科技在投行业务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可覆盖获客、项目承做、产品发行销售、项目后期督导和风险管理等各个环节,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业务效率,实现流程标准化运作。

图1投行业务领域金融科技主要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整理

(一)投行业务获客

通过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将现有客户或目标客户董监高信息、财务信息、客户历史项目、相关文件等全方位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帮助投行业务人员高效获取客户信息。同时,还可利用网络爬虫等技术对外部海量的工商、监管、投融资、新闻资讯等各方面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实现对资本市场产业链相关客户的挖掘,带动投行综合化联动营销。

(二)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通过基于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文档审核”、“文档自动生成”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技术,实现业务活动数字化、电子化和自动化,大幅提升投行业务办理效率。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投行业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金融科技应用主要是电子化底稿系统的应用,通过将工作底稿上传形成项目在各个阶段的任务。证券公司上线底稿电子化系统之后,基本上实现了目录标准、文本检索、操作留痕、内控审核功能,但是在AI智能化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未来随着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系统中的深度应用,可以进一步探索实现对底稿信息的实时监测、自动提取、智能分析、主动预警等功能,覆盖投行业务整个生命周期,实现投行业务管理自动化。

(三)发行与销售

发行销售中的自动任务安排主要来源于电子化底稿系统,通过底稿系统的统计分析。结合交易所要求和证券公司自身发行、销售团队分布情况,设立发行销售任务。

(四)项目督导

在业务督导和服务方面,运用基于行业分析、产业链图谱、上市公司问题发现、智能舆情监控等方面的大数据技术,实现相关企业的全方位风险评估和目标定价,实现投行业务事后监督和管理。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项目投行业务督导主要是日常工作提醒的在线督导,解决了证券公司存续期督导工作的不规范、督导披露遗忘等情况,从而提高后督工作的质量,避免或减少事后督导工作未尽到督导职责的情况。

二、金融科技赋能证券行业投行业务现状

目前,我国证券行业投行业务领域金融科技应用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多数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实现了投行业务工作底稿电子化,仅少数机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投行业务智能化平台。

表1中信证券在投行领域金融科技布局情况

中信证券在投行领域金融科技布局情况

智能资讯应用

智能资讯语义处理应用,通过采集公开资讯,借助云平台的算力,对公开舆情进行情感分类、主体和风险事件识别,为业务部门提供智能舆情监控,智能公告摘要,并实时推送风险事件信息。中信证券的智能资讯项目,通过监控业务部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taia.com/htdc/7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