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刻意去找金融类的实习或者去看金融相关的实习经验贴,总会发现“券商”和“投行”这两个词是形影不离的,看得多了,脑袋瓜子里就积攒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什么鬼,它们两个到底是什么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投行VS券商
投行
投资银行,又简称为投行,是很多金融人心目中的圣地。一般来说,投资银行是为公司、政府或者是富人提供建议、筹集资金的机构。在国内人们习惯把投行分成三块:外资投行,本土投行,中金。
其中,外资投行又分为两种。大号的华尔街投行,也就是文中要开八的顶级投行,被俗称为bulgebracket,包括大摩,高盛,摩根大通,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瑞银,瑞信,花旗投行部,汇丰投行部等等;小号的投行们统称叫做boutique。
BulgeBracket:
GoldmanSachsMorganStanleyBoAMerrillLynch等大投行除了传统投行业务外,还会做一些其他的工作。例如:
专门从事证券交易的部门(CapitalMarkets)机构/个人提供相关证券的调查(sell-sideresearch)和投资管理等(AssetManagement)BoutiqueBank:
MillerBuckfireMorganKeeganWRHambrecht等精品投资银行一般规模较小,或专注于某类金融产品、或专注于某些行业、或专注于某些业务、或专注于某些市场,又或者平台齐全但规模相对较小。
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入投行,就意味着:高起点、高薪水、高社会地位。华尔街投行拥有高端的人才和关系网络,他们给出的pay一般都是globalpay。第一年的非后台部门的entry-level的薪水基本在60W。
说到金融人挤破头都想进的投行,有人羡慕,有人难受。因为一方面,投行的好处是不用多说的,光鲜亮丽money多;但是在另一方面,投行的工作压力也是让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的,之前媒体就曾经报道过高盛实习生屡屡要求“减负”的新闻。
券商
国内的券商是经营证券交易的公司,或称证券公司。我们平时说的国内投行指的是券商的投行部,与欧美投资银行在内的投行部相对应。
券商按照股基成交额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国内前十的证券公司:
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值得注意的是:投行在中国的概念里,只是一种业务,对投行本身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其实主要指的是证券的发行和承销,并购重组的财务顾问等。
了解国内券商与国外投行的区别,更要了解国内券商的具体业务。一般来说,国内券商大体上有四个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研究业务。具体到个别证券公司,不一定四个业务都全,比如中金公司的经纪业务规模就比较小。
经济业务:
经纪业务最为广大投资者熟悉,为投资者提供代理买卖证券服务。
在公司总部一般有经纪业务总部,管着全国几十个或者几百个证券营业部,而这些证券营业部通过现场或者非现场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股票、基金买卖的平台。
投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就是直接融资,相对于商业银行借贷就是间接融资。
对直接融资的理解就是直接从市场(机构、散户)募集资金,收取募集费用;间接融资的理解就是人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再将钱借给企业,从而赚取存贷款的差价利润。
资产管理:
目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类似基金管理+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的集合。
因为从证监会批准的业务来说,大致而言有三类,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里面还有一个限额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定向资产管理和专项资产管理。
自营业务:
证券自营业务,简单地说,就是证券经营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和资金买卖证券从而获取利润的证券业务。
在我国,证券自营业务专指证券公司为自己买卖证券产品的行为,证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以自有资金或者依法筹集的资金,为本公司买卖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
券商还是投行?
近些年国内市场逐渐成熟,在当前经济形式的冲击下,许多留学生也把求职目光从顶级投行转向了国内各大券商。
像是“麦子街高盛“(中信证券),“朝阳门巴克莱”(中信建投),“大北窑摩根”(中金证券),国泰君安等知名金融券商都成为海归及国内名校毕业生们,削减了脑袋也想进的公司。
大家选择证券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外资投行进入寒冬
去年4月以来,包括汇丰、巴克莱、法国兴业、花旗、德意志等银行在内,裁员的新闻不断被爆出。
其中大部分裁员是发生在欧洲,并且交易部门是受影响最大的。之所以发生大规模裁员,最直接的原因是:
自降息潮低交易量和自动化的冲击
因此投资者向银行高管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削减成本,保护利润。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将裁员至少人,约占近23.8万名员工总数的2%。高管们必须专心裁员裁员将集中在较资深的岗位,等于减少该行4%的薪资支出。
巴克莱:
公司在二季度裁员了人,约占年底员工总数8.35万人的3.6%。其财务总监TusharMorzaria称,这次裁员非常“全面”,而非集中在一个特定领域。
花旗银行:
花旗计划在业绩不断下滑的交易部门裁减数百个职位。裁员主要集中在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业务领域,包括股票部门的至少个岗位,相当于10%的员工。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也宣布了规模高达74亿欧元的重组计划。在德银的激进重组计划中,该行计划退出亏损的股票交易业务,并缩减债券与利率产品交易业务的规模,裁员规模约1.8万人。
国内券商工资更具竞争力
众所周知,券商行业是很多香港金融学生的梦想。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薪资!
根据年中国应届生薪资报告显示,#年应届生平均起薪#
图/来自微博截图
统计A股十大券商的情况发现,国内券商工资远远高于平均应届生水平:
中信证券,以35.7万的水平傲视群雄(平均每月近6万)海通证券,上半年员工的人均薪酬为33.58万元国泰君安则以26.84万元的人均薪酬排名第三。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国信证券、申万宏源等上半年人均薪酬也超20万元。即使和投行对比,内地证券公司的薪资也非常具有竞争优势。
图/来自Glassdoor
以内地生活成本最贵的北京为例,通过生活成本指数对比,香港各项生活支出均远高于北京。
即使在同样薪酬的前提下,内地券商也更具吸引力。
它们更偏爱这类学生
Targetschool
据调查,来自TargetSchool的学生获得面试的机会要比普通网申多70%。
而且券商的高薪部门也有招人偏好:
投行部:喜爱本科学理工,研究学金融经济会计类的学生,因为理工会对本身行业的公司业务比较熟悉。
券商研究所:比投行部更看重理工+经济的复合背景;如果只有理工,没有经济背景的可以考CFA。相关证书、实习经历丰富
无论是想要进入投行还是券商,财务会计一定要精通,所以CPA(注册会计师)被看作是投行/券商行业的入场券,基本上毕业前能过4门以就很有竞争力,而且工作期间公司会开设培训班鼓励员工参加考试,建议再考CFA,这样才能更有含金量。
英语流利
对于投行Banker来说,掌握熟练英语是基本要求。对于券商员工来说,英语也是招聘时的Benchmark。
因为在券商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国外的研究报告、各种数据、各种国外的开发软件,而且还要写出自己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