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金,基金经理什么投研的事儿都不做,能不能挣钱?
答案是可以的。
资事堂发现,在过去一年里,一些公募基金,通过某种“躺赢”的方式,正在大手笔收获回报。
其中,收入比较高的甚至可以过亿元!
这种“躺平挣钱法”,你有么有兴趣?
指数基金的“另类收入”资事堂复盘公募基金0年年报发现,部分宽基指数、行业指数基金近年一直有一笔名为“证券出借利息收入”的“进项”。
这笔收入高的能超过一亿元,低的也有几千万之巨。
看起来相当可观。
比如,南方基金旗下跟踪中证指数的ETF,证券利息出借收入在01年和0年分别达到1.66亿元和1.58亿元,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而且,尽管该两年基金收益一涨一跌,但证券出借利息收入却没受到显著影响,相当“稳健”。
位列第二的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01年和0年对应的证券出借利息收入为万元和万元。
类似的“逆势增收”情况,也出现在易方达科创50指数ETF上。
此外,易方达创业板ETF、华泰柏瑞沪深ETF等知名产品,也有类似的“紧张”。
是啥收入?那么“证券出借利息收入”究竟是个什么收入?
从定义上讲,证券出借,通常指投资者以一定的费率通过交易所平台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出借证券,证金公司按期归还所借证券、并支付借券费用及相应权益补偿的业务。
基金公司收获的“证券出借利息收入”,实际上指的是,它们把长期持有的股票,借给证金公司,然后拿到的“回报”。
谁借走了股票?那么谁愿意“出价”来获得ETF基金借出的股票呢?
答案当然是证券公司。
按照融资融券的业务规则,证券公司可将自有、借入的股票“融券”给客户。
以南方中证ETF为例。
0年基金年报披露:通过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出借的证券公允价值为77.94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1.9%。
其中,南方基金的大股东华泰证券成为“借走”股票的其中一家主力机构。
(由于华泰证券是南方基金的关联方,所以相关信息在基金年报中得以披露)。
总体来看,0年全年,南方基金累计出借证券给华泰证券各类券种,所取得的利息收入达到30.5万元,占该基金全年出借利息总收入0%。
01年,二者产生的利息收入金额为69.8万元(下图)。
另一个规模较突出的华夏科创50ETF,重要借券方也是证券公司。
相关基金年报披露:该基金0年融出的证券公允价值为5.亿元,占本基金期末资产净值的10.7%。关联方中信证券借入较为积极。
费率如何?那么一般出借证券是怎么收费的呢?
一家头部券商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