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河北华泰纸业有限公司纳米晶项目投资3.4亿元,预计建成后总产值达6.24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余人……
今天,石家庄日报刊登通讯,介绍新闻纸巨头河北华泰纸业进军非晶纳米晶行业,现摘要刊登——
初夏时节,位于赵县的河北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正是一片繁忙。一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从门前穿过,一辆辆发往省内各地的运输车辆正排着长队;白色的厂房矗立在成片精心修剪的绿化带内,一片静谧却又生机勃勃。
投资18亿元的“高大上”的纸机,放下身段为客户量身定做新产品;一个个“小革新”节省出大成本;上马非晶纳米材料新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面对造纸行业近年来持续低迷、盈利空间收窄的现状,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全部利用回收纸生产新闻纸的企业,河北华泰巧打转型“牌”,念好创新“经”,实现了危机中传统产业的自我救赎。
新闻纸,是河北华泰最亮眼的标签。
走进企业的造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纸机流水线有序运转。只见一卷卷原料纸,在长长的、封闭的流水线上经过碎纸、打浆、成型、烘干等程序,不过两三分钟,便变身为不同尺寸的纸卷。进入打包区内后,几台巨大的包装机器人又会挥舞着机器手臂,为纸卷“穿上”外包装纸,打包、入库。
“不光是在石家庄,就算是河北、京津等地,不少新闻纸都是‘河北华泰造’。”公司生产车间主任钱学君颇为自豪地说,目前,公司44%的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这台单机生产能力30万吨/年的彩色胶印新闻纸造纸机,生产效率及车速持续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五。年,在整个经济下行和造纸业经营严峻的形势下,河北华泰完成产品产量23.9万吨,销量全国排名第四,河北省排名第一,省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为82%。
受益于装备的更新升级和技术创新,企业相继研发生产出瓦楞纸、文化用纸、传媒纸、包装纸、转移印花纸等多种类别的高附加值产品。
不是纸上谈兵在新材料中寻觅增长点
如果说,开发新产品为河北华泰拓宽了生存空间,那么,进军非晶纳米材料这一全新领域,则为企业培植起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上的非晶纳米材料项目,毗邻造纸生产车间,眼下,正在试生产中。进入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卷盘机前,将一条条长长的银色带子卷成盘状。记者注意到,这些带子极薄,两三厘米宽,摸上去软软的。
“可别小看这些长带子,它们叫做‘铁基非晶带材及铁基纳米晶超薄带材’,产品具备初始导磁率、高饱和磁感、低铁损和优良的稳定性,可以替代硅钢和铁氧体,广泛应用于精度要求高、稳定性要求高的电子产品中。”公司办公室李松鹤介绍说,由于其生产技术壁垒极高,国际上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市场供不应求。
据了解,该项目投资3.4亿元,预计建成后总产值达6.24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余人。
“公司十余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了资源驱动。但是,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非晶纳米材料项目,就是通过对节能高新材料生产研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高科技、新材料进行研究和生产,专业从事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及其衍生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和健康持续发展。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原标题《“小革新”节省大成本新材料带来新产业——创新一线·探寻河北华泰转型发展路径》
《非晶中国》编辑有删节和小改动
石家庄报社记者吴温通讯员徐哲普王伟伟
欢迎个人分享
媒体转需授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