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资金高位巨额变现落袋为安
本周大盘加速大涨,沪指连续站上点、点和点,创出了2年零5个月新高。不过,超大单主力资金却出现“边打边撤”的动作,全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金额高达.87亿元。
从单日超大单主力资金流向来看,周一大盘长阳拉升时有超过亿元净流入,随即转为净流出,仅在周三出现微额净流入,净流出的最大金额出现在周五,高达逾亿元,创出了4个月单日净流出金额新高。由此可见,大盘连续急拉,各路资金获利颇丰,变现的冲动也明显增加,考虑到随时可能到来的短线调整,超大单主力资金开始逢高大幅减仓。
▲近20个交易日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流向
而从近半年内的21个交易周来看,本周超大单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创出近2个多月新高。
▲近半年内单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流向保险龙头领先吸金券商、银行股惨被抛售
本周,两市被主动净买入超过1亿元的个股较上周小幅增加为只;被主动净买出超过1亿元的个股小幅增加为只,市场情绪两极分化明显。
与上周大金融个股雄霸一方不同,本周被净主动买入个股的行业分布比较广泛,没有明显的侧重点。中国平安周五虽然回落近6%,但全周仍然被净主动买入23亿元,居于首位。受疫情变动影响,沃森生物本周创出上市近1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被净主动买入超20亿元。此外,沪硅产业本周暴涨50%创出上市以来历史新高,也被净主动买入超过11亿元。
▲本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净流入前10只个股
在净主动卖出方面,上周红极一时的券商股和银行股全面遭到抛售,占据了前十位榜单的半数。其中,光大证券净主动卖出金额超过46亿元,但周内股价却大涨34%,创出近5年新高。另一只券商股浙商证券的股价涨幅更是厉害,周内暴涨逾53%创出近3年新高,但仍被净主动卖出近18亿元。此外,前期大涨的“旗手”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也均被净主动卖出超20亿元。
▲本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净流出前10只个股
非银金融行业急转直下电子行业弱势不减
从申万一级28个行业的特大单主力资金流向来看,市场情绪明显走低。本周没有1个行业出现净流入,仅有综合、休闲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净流出金额较低。
与上周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金额最高相反,本周该行业迅速出现巨额净流出,高达亿元,占据净流出首位。电子行业净流出金额居于次席,也达到了亿元。此外,医药生物、传媒、银行、计算机行业净流出金额也超过亿元。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主力净流入金额排名两融余额冲破亿元关口
融资客继续吸纳券商股
在7月3日至本周四的5个交易日中(周五的两融数据由交易所在下一交易周的第一个交易日公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继续加速上行,分别在7月3日和7月8日站上10亿元和亿元关口,并于7月9日创出近5年以来的新高。
▲近20个交易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变动在个股方面,与主力资金动向相反,融资客仍然钟爱券商股,融资净买入前十位榜单中券商股占据6席。其中,第一创业被融资净买入超18亿元居首,东方财富、广发证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被融资净买入也超过10亿元。
▲本周融资净买入前10名个股在融资净卖出个股方面,行业分布比较散乱。本周创出4年半新高的省广集团位居首位,高位被融资净卖出2.4亿元。同样的,本周创出阶段性新高的中环股份和美年健康也被融资净卖出超过15亿元。
▲本周融资净卖出前10名个股下周大盘何去何从?
沪指本周上涨7.31%,周度涨幅位居年以来第三位。然而,7月10日,沪指跌幅接近2%,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前期涨幅较高的券商股、保险股、银行股在本周五都大面积回调。
大盘后市怎么走,是涨是跌?这应该是不少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记者从大数据的角度整理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未来涨跌情况。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破万亿
即便是大盘下跌,成交萎靡,但是7月10日的成交额仍然在万亿以上,按照历史数据可以判断,两市成交额通常不会在短期内大幅下降。至此,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7日超万亿。如果以周度来计算,年以来的个周,仅有29次成交额破万,占比一成左右。
万亿成交额代表了市场成交十分活跃,在A股市场并不多见,A股换手率中位数达到3.4%。并且杠杆资金也十分活跃,最新融资余额接近1.3万亿,这一水平只有年达到过,就连沉寂已久的场外配资都再次出现苗头。
据身边不少小伙伴了解到,周五都降低了仓位,7月以来(截至7月9日)爆买多亿的北上资金于7月10日也呈现出净流出状态,最主要还是担心下周的市场风险。部分券商机构发声降温,建议投资者警惕泡沫。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大基金、公布配资公司纷纷抛出减持计划。
下周沪指大概率这么走
从最直观的数据来看,以周数据来统计(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的次一周上涨概率接近六成,其中沪指周度呈下跌状态的多集中在年6月至年8月,如果剔除这3个月,沪指在成交额破万亿的次一周上涨概率提升至七成左右。
举例来看,年3月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在万亿以上,次一周沪指上涨1.75%,今年7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7万亿,本周沪指上涨7.31%。最新融资余额接近1.3万亿,这一水平只有年才达到过,而从最新数据来看,融资余额更是7连增,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提升。
通过全面对比分析发现,成交额越大,沪指在次一周的上涨概率越大。具体来看,沪深两市成交额位于亿至亿之间,沪指次一周上涨概率只有45%,而成交额位于亿至1万亿,沪指次一周上涨概率超过70%,这可以理解为成交越活跃,市场上涨的动力越足。
沪指大涨且成交额大幅放大
仍然按照周度数据统计,当周大涨3%以上,且成交额环比(本周末相较于上周末)增加10%以上的交易周共出现了23次,其中次一周上涨的出现了13次,上涨概率超过了55%。如果成交额增加45%以上,且当周大涨3%以上,那么沪指次一周上涨概率提升至64%;如果成交额环比增加50%以上,这一概率将超过65%。
以最近一次来看,7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53亿元,较上一周末环比增加60.76%,且截至7月3日当周沪指上涨5.82%,本周沪指大涨7.31%。最新数据来看,两市成交额较上周五增加47%,按照以上结论,沪指下周还是有较大上涨概率的。
下周沪指有望在调整中实现一定涨幅
本周五的下跌符合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但本周累计涨幅较大。证券时报·数据宝按照这几种情形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一系列结论。
一周上涨,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年以来共出现38次这种情况,次一周上涨概率为54%,然而次日沪指表现全部为下跌行情。
一周涨幅超过1%,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年以来共出现24次这种情况,次一周上涨概率不到50%;如果将周涨幅扩大至2%以上,次一周的上涨概率刚好为50%。
当然,如果一周涨跌幅超过3%,且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也上涨时,次一周上涨概率达到六成。
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当前的行情,可以大致判断下周市场可能会有上涨,但仍然要面临调整。当然,以上分析并非绝对的结论,毕竟市场环境较前期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估值、市场活跃度等。
8只绩优消费+医药股有望获资金
7月10日,A股三大股指涨跌互现。沪指收跌1.95%报.32点,失守点,终结“八连涨”行情;深成指收跌0.61%报.24点;创业板指收涨0.75%报.46点。
不过,得益于前四天的强势行情,本周沪指累涨7.31%,深成指累涨9.96%,创业板指累涨12.83%。
市场交投情绪高涨。10日A股成交额超1.6万亿元,连续7日破万亿元,这种现象上一轮出现还是5年前,最终本周A股成交额累计超8万亿元
按市值计算,本周A股市值涨了6.2万亿元,1.6亿股民平均赚了3.9万元。
具体板块来看,航天军工板块周涨幅达20.25%居首。另外,半导体、电脑硬件、零售、软件、贵金属等板块亦周涨幅靠前。也就是说,“如果你用10万元买了某只航天军工股,股价涨幅超过板块平均涨幅,那么你本周至少赚了2万元。”
近30日北向资金流向。
赚钱效应下,更多资金被吸引入市。融资融券余额单日新增连续超百亿,本周前四天就增加了.59亿元,已超过6月总净流入额;一向被称为“聪明资金”的外资,除了10日净流出外,本周净流入.08亿元,本月以来净流入.17亿元。
行情瞬息万变,这些变化要注意
虽然A股连续7日成交额破万亿元,但周五(7月10日)的行情明显降温,多个指标开始出现变化。
首先,引爆A股大蓝筹股此轮大涨行情的大金融板块再次出现回调,如上一周“大出风头”的券商股,本周走势反复,周一延续强劲行情,周二则迅速回调,周四重返强势,但周五又再次走低。其次,连续多日抢筹的北上资金开始出现净流出,10日北上资金净流出达43.93亿元,为7月以来首次。
主力资金也释放出降温信号,社保资金等“国家队”也开始减持。
9日,中国人保披露公告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拟减持公司A股不超8.84亿股,对应市值约达72.93亿元。同日,汇顶科技、北斗星通、太极实业三家公司公告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拟分别减持不超过2%、1%、1.5%的股份。
另一个重磅消息是,8日证监会对家非法从事场外配资的平台及其运营机构名单进行了集中曝光。
“此次证监会打击非法场外配资一方面维护资本市场法治秩序,从而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大幅降低非法场外配资渠道带来的资金杠杆,来减少市场高风险投机行为,提前预防因此带来的泡沫。”山西证券分析。
资料图:两位股民在针对股指走势激烈讨论。中新社记者韦亮摄
此外,继近期产业资本出现减持现象后,还有一个需
山西证券提醒,近期市场整体快速上涨,板块收益率相关性下降,板块轮动迅速,不宜过于频繁追涨操作,建议配置有基本面和资金面支撑的低估值股票标的。
另外,“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