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9月6日,A股三大股指大爆发,在医药生物板块的带动下,创业板指结束七连阴,大涨超4%。成交额方面,沪深两市全天成交亿元,这已是连续第34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累计成交额高达46.1万亿元。华泰证券策略团队分析认为,天量交易量背后是国内机构、北向资金和私募量化基金的三重推力。特别是北向资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9月6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33.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7.2亿元。这已是北向资金连续11天净流入,9月以来净流入达.74亿元。连续11天净流入华泰证券策略团队指出,北向资金自3月以来交易活跃,是日成交额持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北向资金的单日成交额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放大,这直接影响到A股交易量。据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成交额已连续6个交易日突破亿元,9月1日的成交一度高达亿元,创出历史第二高水平。流向方面,若从本次A股成交量连续突破万亿元的起点来计,自7月21日以来的34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有24个交易日净流入,剩余10个交易日为净流出。34个交易日里,尽管出现了3次超过百亿元的净流出,北向资金仍合计净流入.17亿元。特别是在8月19日和8月20日,北向资金连续2日分别净流出.16亿元和.83亿元,随后连续11日净流入,合计净买入.04亿元。光大证券量化策略团队认为,北向资金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倾向于长期持有和价值投资的配置型;倾向于高频交易赚取市场定价误差的交易型。行业维度来看,配置型与交易型机构当前的行业偏好相似且均与A股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存在差异,超配食品饮料和家电,低配非银金融和军工。配置差异上,交易型机构相比于配置型机构在银行上有所超配。据华泰证券测算,8月北向资金成交额占全A成交额的比重为10.4%,尽管较2月高点有所下降,然仍保持在相对高位,上周成交额占比(10.8%)相比上上周(9.9%)显著提升;成交额自3月以来迅速提升,由3月的亿元提升至8月的亿元。该机构认为,目前北向资金交易规模仍在环比提升,交易活跃度处于高位,其拐点取决于资金成本(即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走势)。市场一致预期实际缩减量化宽松(TaperQE)的时间为今年底,预计短期内北向资金成本压力尚可,交易活跃程度将维持高位,待第四季度美联储会议正式商讨后或迎来拐点。电新板块成第一大重仓行业与印象中偏好大蓝筹股不同的是,截至8月末,北向资金重仓板块是电池新能源。近年来,北向资金持续重仓以食品饮料、医药、家电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但自今年2月以来,北向资金对大消费行业和电新行业的持仓市值走势开始出现明显分化。兴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的持仓市值升至亿元,占沪深股通全部持仓比重也达到了12.5%,超越食品饮料成为北向资金第一大重仓行业。具体来看,从持仓结构上看,当前北向资金对大消费板块超配比例仍高,电池新能源行业“异军突起”。当前沪深股通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为:电池新能源(.4亿元,12.5%)、食品饮料(.6亿元,12.3%)、医药(亿元,10.3%)、银行(.3亿元,7.1%)和电子(.7亿元,7%)。而从超配比例来看,北向资金继续超配大消费行业,食品饮料、家电、医药和消费者服务超配比例分别达5.8%、4.9%、2.2%和1.3%,而电池新能源行业随着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的大幅增配,超配比例也升至了5.2%。自年深港通正式启动以来,外资加速增配A股,并在过去几年中持续重仓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大消费行业,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显著影响着近年来市场的投资偏好和风格。而今年以来,尽管贵州茅台()至今稳坐沪深股通持仓比例之首,但北向资金的持仓风格已在悄然发生变化。以“锂电茅”宁德时代()为例,在年春节北向资金持仓贵州茅台达到巅峰时的亿元时,对宁德时代的持仓市值还不到亿元。而9月6日,北向资金对两者的持仓市值差距已经缩小到亿元左右。这从9月6日北向资金的持仓情况也可窥见一二。当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33.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7.2亿元。具体来看,沪深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宁德时代、恒生电子(570)、美的集团()分别获净买入15.11亿元、12.69亿元、5.59亿元;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分别遭净卖出5.65亿元、4.04亿元、3.55亿元。其中,宁德时代获连续6个交易日净买入,合计金额41.61亿元。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表示,北向资金对电新板块持仓“异军突起”,说明了三点。首先,突破了“抱团”重仓消费的“刻板印象”,证明北向资金的持仓风格并非一成不变。未来随着流入A股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持仓风格多元化也有望成为新的趋势。其次,证明了景气趋势是外资选择重仓行业的主要逻辑。过去消费龙头作为A股“核心资产”受到外资持续加仓。而今年以来,在政策催化和技术创新驱动下,新能源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高成长性与有望中长期持续的高景气吸引外资大幅增配。除电新外,化工、电子、计算机等景气赛道也在被北向资金“买买买”。关于未来,该团队认为,“专精特新”与科创“小巨人”有望成为未来数年引领结构行情的投资主线,吸引北向资金加速增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