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券商正陆续披露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从已披露数据看,年券商计提减值或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2月9日晚间,东方证券(.SH)发布了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无独有偶,国元证券(.SZ)、光大证券(.SH、.HK)、太平洋证券(.SH)、国海证券(.SZ)此前也披露了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5家券商合计计提金额高达36.28亿元,对年净利润造成的冲击合计高达29.03亿元。此外,国投资本(.SH)作为安信证券的控股股东,也在公告中表示年计提各项信用减值准备净额6.51亿元,减少净利润约4.88亿元,且上述计提已包含在其此前披露的安信证券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等中。与此同时,光大证券、东方证券(.SH、.HK)、国信证券(.SZ)、国盛证券则在年业绩预增公告中表示,计提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5家券商年度计提减值金额合计超36亿元从各证券公司的年度计提减值准备情况看,东方证券计提减值最多,达到近13.17亿元,并减少了9.87亿元的当期净利润;光大证券减少当期净利润最多,达到近10.28亿元,计提金额亦高达近11.28亿元。国元证券和国海证券分别计提了近4.89亿元和近4.22亿元的减值准备,当期净利润也分别减少了近3.67亿元和3.16亿元;太平洋证券则计提了近2.73亿元,使得当期净利润减少了2.04亿元。具体到证券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项目,东方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主要受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拖累,太平洋证券、光大证券则分别大额计提了应收账款、预计负债。东方证券年计提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75万元,主要是对未按照协议约定履行购回或补充质押义务的股票质押项目计提减值准备。国元证券计提的项目包括金融工具及其他项目、其他资产。其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高达91.92%,主要为国元证券对以前年度违约的“深大通”“珈伟新能”和“蓝丰生化”等股票质押项目,根据融资人资信和质押物抵偿价值的进一步变化情况,进行可回收性分析,增加计提预期信用减值损失。国海证券计提的项目也主要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涉及-年度多项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国海证券在年三季报中披露了21宗诉讼、仲裁事项,其中12宗涉及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合同违约纠纷。另外从太平洋证券的计提项目看,其对应收账款的计提金额最大,年度计提应收账款减值准备3.96亿元。同时,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转回0.9亿元,对其他债权投资转回0.39亿元。光大证券计提的项目则主要包括预计负债、应收款项(含其他应收款)、融出资金、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值得注意的是,年度,光大证券再次就MPS事项计提预计负债7.33亿元;此前,光大证券已分别于年、年、年就该事项计提预计负债15.50亿元、16.11亿元、14亿元。4家券商在年度计提损失大幅减少对于年计提减值准备情况,光大证券在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中进一步表示,资产减值损失和预计负债较上年大幅减少,也构成了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无独有偶,东方证券在披露年度业绩时表示,年公司业绩的主要原因包括信用减值计提同比减少;国信证券也在年度业绩预告中透露,本报告期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减少。另外依据国盛金控(.SZ)披露的国盛证券年末资产负债表及年度利润表,国盛证券的信用减值损失也从年的1.48亿元,逆转为年的冲回1.14亿元。近年来,大额计提减值损失一直“侵蚀”着券商利润。如在年,华泰证券(.SH)、中国银河证券(.SH)、国泰君安证券(.SH)、中信建投(.SH)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超过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曾指出,上市券商超额计提减值损失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年起,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24号开始适用于上市券商,新《准则》将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方式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给予了上市券商更大的减值计提自主性和灵活性,部分上市券商开始将减值计提当作利润调节工具。另一方面,年12月,沪深交易所对《股票上市规则》)涉及退市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一方面对四种类型的退市指标进行了优化和修改,使得指标更加严厉也更加具体;另一方面简化了退市流程,从而大大压缩了退市股票的炒作时间和炒作空间。受此影响,有退市风险的小盘股普遍出现下跌行情;上市券商出于审慎考虑,对有退市风险的股票质押项目的预期损失进行了计提。但展望未来,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上市券商的连年大额计提减值损失的情况不易重现:上市券商在年-年间超额计提的预期减值损失,充分夯实了资产质量;未来年度中,若实际发生的减值损失小于已计提的减值损失,上市券商可将多计提的部分转回,从而增厚所在年度的业绩。(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