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强S2研究员
芦哲S4研究员
张大为S5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年03月05日
摘要
核心观点
数据真空期,如何评判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究竟有多大?我们根据高频数据,测算主要经济指标年1-2月的状况。生产端,依据发电耗煤、粗钢生产和景气指标作测算,预计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在3.5%以内。房地产销售,依据30城推算全国数据,预计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17.6%。固定资产投资,从建筑业活动入手,估测累计同比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议“抓大放小”盯住汽车,测算累计同比-2.9%,考虑疫情特殊性,从餐饮收入、汽车、其他消费品入手测算累计同比0-4%之间。进出口,根据运价与订单结合方法,测算美元计出口同比-3.3%,进口同比-9.9%。
生产端:三种方法测算工业增加值
跟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以从生产的“影子指标”发电量,重点工业品的高频生产数据,如旬度的粗钢生产,以及景气指标PMI制造业生产指数入手。综合三种测算结果,2月工业生产或因延迟复工而大幅度下滑,但1-2月累计增速仍可能维持正增长。依据发电耗煤的测算结果可能更贴近真实值,而PMI在极端情况下对程度的反映或有所失效,粗钢生产测算估计值可能偏高。预计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落在3.5%以内。
房地产:从30城看全国
30大中城市的日频商品房成交面积是商品房销售的高频指标。年之前,两者趋势与幅度都较好吻合,全国房地产呈现“同涨同跌”的特征。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因城施策”以来,两者出现明显的分化背离,造成从30城到全国销售的推测难度加大。当下而言,由于疫情导致全国多地关停售楼处、看房意愿低迷,全国商品房销售可能更具有同向性。用年之前的样本回归方程,测算出1-2月全国销售面积累计同比约-17.6%。
投资:从建筑业活动入手
固定资产投资难以找到高频数据跟踪,但从投资构成角度考虑,建筑安装投资占比70%左右,主导着投资整体增速走势,主要与建筑业活动有关。将PMI建筑业,反映量的钢材成交、水泥库容比,反映价的螺纹钢、水泥价格等指标结合,对建筑工程投资作线性拟合,测算出1-2月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累计同比为1%。综合估测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左右。
消费:抓大放小盯汽车
由于消费品涉及品类多,跟踪消费可采取“抓大放小”的思路,主要是盯住汽车,测算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累计同比为-2.9%。特殊时期,仅依赖汽车消费测算可能有失偏颇。疫情期间,汽车等耐用品、餐饮收入受负面影响较大,但医护用品、必选消费品的需求反而大幅增长。从餐饮收入、汽车、其他消费品角度推算,1-2月社零累计同比可能落在0-4%之间。
进出口:运价与订单相结合
跟踪出口,可以将微观出口运价、国内制造业出口订单、海外制造业需求三个维度与指标结合考虑。测算出1-2月美元计出口累计同比-3.3%。跟踪进口,将进口相关运价、国内制造业进口指数结合考虑。测算出1-2月美元计进口累计同比-9.9%。结果表明,疫情对进出口的冲击影响主要在2月份数据里体现。短期看,疫情对出口的冲击程度小于对进口的冲击。
风险提示:模型拟合优度不佳、模型预测值偏误较大。
在“抗疫”近两个月的同时,我们也在度过一段经济数据的真空期。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究竟有多大?刚刚公布的PMI创下历史新低,或多或少反映了经济活动因疫情影响而近乎停滞。但PMI作为扩散指数,本质是体现的影响方向而非程度。疫情之下,工业生产和需求端的三驾马车究竟表现如何,3月中旬统计局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将基本揭晓。我们试图根据高频数据,提前测算生产、投资、消费、进出口、房地产等经济指标的情况。
生产端:三种方法测算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工业GDP核算的主要依据,也是生产端的唯一月频指标。它衡量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的部分。跟踪工业增加值,(1)可以从生产的“影子指标”发电量入手;(2)可以从重点工业品的高频生产数据入手,例如旬度的粗钢生产;(3)可以从景气指标PMI制造业生产指数入手。
依据“六大发电集团耗煤-发电-工业用电-工业生产”估测工业增加值增速。用电量能较好反映工业生产状况,根据国家能源局,年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约67.1%、占生产行业用电量约78.2%。发电量与用电量基本匹配,对于月频的发电量,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是良好的日频跟踪指标,主要反映东南沿海浙电、粤电、国电、上电、大唐、华能六大发电集团的火力发电情况。数据上,年至今,六大发电集团月耗煤同比与工业增加值同比相关性高达60%,线性拟合的R2高达0.36。年1、2月发电耗煤同比为-12.6%、-19.8%,我们依据全样本回归方程测算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5.7%、4.7%,累计同比5.3%,依据1、2月样本测算出的同比分别为4.2%、2.6%,累计同比3.5%。
依据“粗钢产量-工业生产”估测工业增加值增速。钢铁是工业的基础部门,下游包含建筑、机械、汽车、船舶、能源、家电等,都是工业相关的重点领域。旬度的“国内粗钢日均产量”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生产经营旬报统计的家会员生产情况,可用来测算月频粗钢产量。数据上,年至今,粗钢产量同比与工业增加值同比相关性高达62.9%,线性拟合的R2高达0.40。但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已经走过了工业化初级阶段,近几年两者相关性与拟合R2均系统性变弱,拟合测算的可信度并不强,仅作为辅助参考。年1、2月测算的粗钢产量同比为12.5%、2.6%,依据年以来样本回归方程测算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6.3%、6.0%,累计同比6.2%。
依据“PMI制造业生产-工业生产”估测工业增加值增速。官方制造业PMI调查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样本企业家,能够相对全面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PMI是扩散指数,通过定量的方式将企业的定性判断(上升、不变、下降)展现出来,而不体现程度和规模。但从数据角度,年以来PMI生产指数与工业增加值同比相关性高达63.3%、线性拟合R2高达0.40。年1、2月PMI生产指数为51.3%、27.8%,我们依据全样本回归方程测算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8.1%、-11.4%,累计同比-0.1%。
综合三种测算结果,2月工业生产或因延迟复工而大幅度下滑,但1-2月累计增速仍可能维持正增长。依据发电耗煤的测算结果可能更贴近真实值,而PMI在极端情况下对程度的反映或有所失效,即较多企业认为2月生产变差,但“差一点”和“差很多”的区别不能被指数刻画,或存在低估。粗钢生产测算的可信度偏低,一方面由于重工业在国内工业占比已经系统性下降,另一方面上游工业复工进度明显快于整体,导致估计值偏高。预计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落在3.5%以内。
需求端
需求端,我们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