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家券商去年营收超百亿:7家净利翻倍,多家出现大额减值来源:澎湃新闻对于券商行业而言,年算得上是丰收年。据wind统计,截至4月8日晚间,已有23家A股上市券商发布了年年度报告,这23家券商不仅集体取得正收益,而且全部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正增长。其中,有12家券商营业收入超过亿元,14家券商净利润超过10亿元。A股上市券商的业绩变动方向与全行业的景气情况一致。此前,证券业协会公布了家证券公司年度的经营数据,共有家公司实现盈利。数据显示,券商行业在年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相比年增长35.37%,实现净利润.95亿元,相比年增长84.77%。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券商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内部分化严重,上述23家券商的营业收入总和达到.05亿元,相当于全行业的86%,净利润合计.23亿元,占全行业的74%。也就是说,数量只占两成的23家券商就已经赚走了全行业超过七成的利润,即使券商行业在年收成不错,但那些尚未上市的小券商与头部券商之间依然相距甚远。营业收入:中信、海通、国君前三甲,东方增幅最大展开剩余80%在已经发布年报的23家A股上市券商中,从营业收入的规模来看,中信证券依然稳坐头把交椅,营业收入为.40亿元,同比增幅15.90%。海通证券紧随其后,营业收入为.29亿元,同比增幅44.87%。国泰君安位列第三,营业收入为.49亿元,同比增长31.83%。共有12家券商营业收入超过亿元,除上述三家外,依次分别为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可以发现这几家基本都是老牌的头部券商。尽管体量位于行业前列,但这些券商的营收增幅并不小,中信证券的增幅在其中垫底,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等5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0%。其中,东方证券的同比增幅为84.91%,是目前23家已披露年报券商中的第一名。净利润:14家跻身“10亿俱乐部”,7家实现翻倍若论赚钱能力,前几名的座次会出现微小的变动。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依然坐定第一、第二位,中信证券在年实现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28.07%,海通证券净利润则为.41亿元,同比大增82.66%。中信和海通也是目前仅有的净利润达到百亿级的证券公司。共有14家上市券商的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在上文中提到的营收前12名中,光大证券掉队未能在列,华西证券、国金证券和华安证券则成功进入“10亿俱乐部”。其中,华安证券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2%。除了华安证券,还有多家券商出现净利润翻倍的爆发式增长,国海证券、第一创业、西部证券、南京证券、光大证券、红塔证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也都在%以上。国海证券暂凭.18%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成为赚钱能力进步最快的上市券商。多家券商出现大额减值损失在靓丽的年报财务数据背后,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不止一家券商公布了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动作,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成为导致减值损失的重灾区。据wind统计,海通证券的减值损失规模最大。该公司年报显示,年度信用减值损失28.47亿元,主要是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即使是最赚钱的券商,中信证券也遭遇了大额减值损失。年报显示,中信证券信用减值损失18.92亿元,其他资产减值损失6.99亿元,合计25.91亿元。广发证券则在发布年报的同时公示了6.8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动作,其中,受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规模减少的影响,该公司在年转回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81万元。还有一些尚未公布年报的券商也在此前率先发出了计提公告。例如山西证券在2月25日公告称,年1-12月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48亿元,减少当期利润总额1.48亿元,减少当期净利润1.03亿元,最终数据以公司披露的年年度报告为准。山西证券的计提理由中,就包括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主要是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收回客户款项。头部券商获机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