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策略资金面定增市场全景投资手册

定增市场全景投资手册——主力资金交易系列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这次或许不一样,本轮定增市场有望迎来高质量的投资热潮

定增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定位。-年再融资政策演化历程可分为四阶段:-平稳期、-宽松期、-收紧期、年下半年至今边际松绑期。伴随监管政策变化,近十年定增市场历经浮沉(平稳-陡增-下降),集中于科技和周期领域,折价10%-30%是普遍现象,政策宽松期折价率高于收紧期,民企是定增融资需求主体,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大股东是主要投资者,定增收益率(解禁日相对发行价)约45%。我们认为新一轮科技周期、资产荒下,定增市场供需或两旺,中长期资金投资占比有望增大,券商/科技/先进制造/军工等领域有望受益。

再融资政策演化历程(-):平稳→宽松→收紧→边际松绑

年以来,再融资政策变化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平稳期、-宽松期、-收紧期、年下半年至今边际松绑期。-再融资、并购重组政策相对宽松,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阶段,A股定增市场活跃。随后由于大股东套利等定增市场乱象频发,再融资政策边际收紧,-年上半年定增市场活跃度大幅回落。年下半年以来,为缓解企业流动性困难、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尤其是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再融资政策迎来边际松绑。文中梳理了再融资政策变化与对比。

定增市场近十年变迁:在资本市场市场中占据重要的角色定位

年以来,伴随着监管政策变化,A股定增市场经历了“平稳-陡增-下降”的过程。定增折价发行是普遍现象,折价率大约在10%-30%,政策宽松期的折价率要高于收紧期、民企折价率高于国企、引入战投和资产重组类项目折价率较高、传媒/计算机/通信等折价率更高;定增集中于周期和科技领域,目的多为项目融资或收购资产,民企为定增融资的主要参与者,国企也占一定比重;定增资金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大股东。定增市场的收益率较高,总体约45%,政策宽松期、以资产重组为目的、公司属性为央企、金融/传媒/军工等领域收益率相对更高。

供需关系格局:新一轮科技周期、资产荒下,定增市场供需或两旺

我们认为资产荒大背景+风险补偿改善下,“一级半”资产的投资热度或回暖。技术周期、产业转型、资本市场改革等大背景下,定增项目供给有望明显增加;资产荒下,各类机构资金对定增投资尤其是优质项目愈加青睐。险资、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国有资本更倾向配置型定增投资策略,而公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定增策略则兼顾交易型和配置型。中长期资金参与定增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资金优势明显、定增收益往往较高、定增投资风险收益比好于非上市股权、新规下定增市场环境改善。主要参与方式:一是直接参与,二是通过定增产品,三是联合社会资本以LP/GP参与。

受益方向与风险:券商/科技/先进制造/军工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taia.com/htdc/5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