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出台了旨在严格规范大股东、特别股东、董监高等重要股东减持行为的规定和实施细则。社会各界纷纷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一新规,券商中国为此专访了拥有丰富国内外大型投行管理经验的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陆挺,带来国际视野和国内实践相结合的分析。
陆挺表示,A股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减持和精准减持乱象,不利于股市乃至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严格监管重要股东减持不仅是基于A股实践,也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新规在短中长期对市场都将产生正面影响,考虑到鼓励创业和发展实体经济,建议监管机构给较早期投入企业的PE/VC设置较为宽松的IPO后退出通道。
重要股东减持乱象亟待规范
在陆挺看来,A股减持乱象包括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和精准减持。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和精准减持存在三大危害,包括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企业目标短期化和不利于建立公开透明高效平等的股票市场。“这非常不利于股市乃至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陆挺称,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减持、精准减持是以损害作为市场基石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作为重要股东的交易对手,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信息劣势,而且大股东减持完毕后,公司更容易经营混乱、业绩下滑,进而股价下跌,最终买单者也就只能是中小投资者。
“重要股东、特别是大股东急于减持股份,还可能导致企业目标短期化,忽视中长期的战略规划。”陆挺说。在原有的减持规则下,大股东可以通过大宗交易过桥减持。对于计划大规模减持的大股东而言,既然可以通过大规模减持实现完全退出,那就没有必要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苯酚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