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转债正股表现的一个

张继强S2研究员

殷超S5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年10月20日

摘要

核心观点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发现,长期看转债正股往往跑输股指,但在转股期前后却有不同表现。股市方面,板块收敛已经开始,年底之前可能以存量博弈为主。而节后资金回流+中美谈判取得进展只能带来短暂机会,尚不具备持续走强基础。增长下、通胀上的大环境对权益略不利,预计市场总体会维持区间震荡,新的催化剂后出现之前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转债方面,首先,优质新券还是核心,把握结构性机会仍是重点;其次,近日或有浦发等大盘转债发行,预计转债估值会面临小幅压力;最后,大资金仍难操作,无法做到“什么钱都赚”,小资金继续挖掘个券机会。

本期专题:转债正股表现的一个有趣规律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对转债发行后的正股表现进行了讨论,发现如下:1、转债发行后3-6个月左右其正股容易跑赢指数,可能源于发行人促转股意愿强,及时释放利好等;2、转债发行后1周其正股表现不佳,主要因为转债发行对正股来说并非利好;3、长期看转债正股也经常跑输指数,与转债发行人基本面普遍存在瑕疵有关。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些启示:首先,转债超额回报的来源显然不是正股;其次,简单持有转债正股的策略值得怀疑;再次,在转股期前后一段时间,似乎可以博弈公司促转股意愿。最后,我们又通过平银、环境、三峡、万顺、洲明等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股市研判

上周股市整体表现较弱,单一利好“双拳难敌四手”。而节后资金回流+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带来短暂机会,但不具备持续走强基础。此外,上周数据表明,当前正处于增长向下、通胀向上的宏观背景,对权益市场略不利。而板块收敛正在进行,背后是临近年底存量资金格局变化与市场博弈心态。资金动向方面,我们认为,外资流入仍在继续、两融保持参与度、游资偃旗息鼓、公募基金则在等待机会。综合看,市场总体还会维持区间震荡,当下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最后,需要注意接下来的三季度业绩期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

转债研判

上周转债较正股表现出抗跌性,而尚有投资价值的低价转债可能已经消失,投资者需要主动适应市场节奏。而蓝晓、溢利等转债近期较为强势,充分体现了低评级个券的高弹性。但是,低评级品种有其操作上的难度,整体看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我们要提示投资者,三季报业绩期来临,商誉问题、质押问题或将浮现,应引起足够重视。策略方面,我们建议:1、股市短期机会不明朗,把握结构性和板块轮动机会仍是重点;2、转债供给方面,近日可能有浦发等转债发行,预计转债估值会面临小幅压力;3、大资金仍难操作,无法做到“什么钱都赚”,小资金继续挖掘个券机会。

一级跟踪

上周共有3个转债预案公布,分别是长亮科技(5.0亿)、华策影视(18.0亿)和国投资本(80.0亿);通过股东大会的有5家,分别是高澜股份(2.8亿)、寿仙谷(3.6亿)、淳中科技(3.0亿)、维尔利(9.2亿)和巨星科技(9.7亿);还有6家通过发审委,包括明阳智能(17.0亿)、百川股份(5.2亿)、深南电路(15.2亿)、重庆建工(16.6亿)、同德化工(1.4亿)和柳药股份(8.0亿);拿到证监会批文的有5家,分别是索通发展(9.4亿)、金力永磁(4.4亿)、浦发银行(.0亿)、利亚德(8.0亿)和苏州科达(5.2亿)。

风险提示:中美谈判反复或升级;再融资政策变化;新券审批发行减缓。

本期专题:转债正股表现的一个有趣规律

长期来看,转债凭借其“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良特性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从超额回报的归因来看,可能源于低估值、条款博弈等,那么转债的正股是否也同样能够跑赢指数?其背后又有哪些逻辑支持?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就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给出思考。

限于篇幅,我们仅衡量转债正股在发行后能否跑赢指数,以发行日(T日)算起。依此标准,我们统计了历史上所有转债(共支)发行后其正股的1周、1月、1季度、半年和1年相对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同时,对每个阶段正股跑赢指数(相应时期超额收益大于0)的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1、其实在多数时期转债正股都跑输指数。

2、转债发行后一段时期到转股前后往往有超额表现。

首先,为什么转债发行后3-6个月左右其正股容易跑赢指数?原因不难理解,对于绝大多数转债来说,这个时点恰好是进入转股期前后。此时发行人往往更愿意释放利好,更有动力进行促转股,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平银。另外,进入转股期后,部分小盘转债及其正股更容易受到游资“眷顾”,如今年的联泰、今飞、亚泰等等都是如此。

其次,为何转债发行后1周其正股表现不佳?原因可能有两点:首先,转债发行时点并不是发行人确定的,因此“起点”就存在一定变数;其次,转债会稀释股权,对于正股并非利好。尤其是转债稀释率较高的品种,投资者在其上市初期可能还会适当抛售正股,导致其表现偏弱。此外,在上市之前,正股经常存在“抢跑”(比如优先配售权),甚至为了发行成功而营造良好表现,在上市后都会有所回归。

再次,为何长期看转债正股也经常跑输指数?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转债品种先天不足,尤其在以前,都是产业不佳或者正股定增存在难度的品种,这是最核心因素。当然,转股价修正等等因素也会抑制正股,但有利于转债,也会导致正股表现滞后于股指。

从这些数据特征我们不难得出一些简单的小启示:

1、转债超额回报的来源显然并不是正股;

2、简单持有转债正股的策略值得怀疑;

3、但在转股期前后一段时间,似乎可以博弈公司促转股意愿;

我们在下面一部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进行更详细地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平银、环境、三峡、万顺等

我们简单探究进入转股期前后转债正股跑赢指数的原因。

第一类、促转股意愿强、及时释放业绩利好。我们一直强调,转债进入转股期后,发行人的促转股意愿与促转股动力会得到最大体现。一般而言,此时释放利好收效最好,甚至能“毕其功于一役”。

其最经典案例莫过于刚刚完成转股的平银转债。平银转债于年2月18日上市,于7月25日进入转股期,8月21日即公告强赎。从开始转股到触发赎回条款仅用19个交易日,不仅大幅领先市场平均水平,也刷新了银行转债存续时间的最短纪录(0.6年)。宽松的赎回条件和强烈的促转股意愿让发行人动作频频,尤其是8月7日发布年半年报,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5.2%,较1Q19上升2.3pct,业绩明显超市场预期。随后平银正股的股价也迎来一轮强势上涨,虽然意在帮助转债完成“冲刺”,但股票投资者同样收获颇丰。

另外,冰轮连续三个季度业绩超预期推动正股不断走强,年中又成立氢能源研究院持续催化,半年即收获71%的涨幅;中装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承接多项重点工程项目,更关键的是,公司与资本市场接触频率明显增加,在转股期前后走出一波独立于建筑板块的强势行情,发行至今正股涨幅超过30%。诸如此类个股,都是在转债发行人强烈的促转股意愿下,走出了不同于以往、不同于板块的行情。

第二类、发行时机踏准“风口”、所含题材正当其时。这类品种多属于转债中的“交易性品种”。其最明显特征就是在对的时期遇上了对的“风”。相信大家对一支5月的新券仍然记忆犹新——环境转债。身为一支国资性质的上市公司,上海环境以往基本面只能算中规中矩,但发行后2个星期收获接近35%的涨幅,不禁令人咋舌。原因很简单,7月上海市正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管理,5月各方已经开始准备。而上海环境作为本地最大的固废处理企业,无疑是既踏对了时间(5月发行转债)又踏对了风(垃圾分类概念),最终有此涨幅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个案例则是年初发行的特发信息。该股在传统的光纤光缆行业中并不算亮眼,但发行与上市时机恰好在18年底,彼时也正是国家大力推广5G的时点。再加上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题材被炒热,其正股股价在发行后6个月内上涨%,特发转债也得以“一飞冲天”。与之类似的还有长信(华为产业链、苹果手机屏幕)、联泰环保(污水处理,也是环保题材催化)、佳都(粤港澳大湾区+轨交智能化+5G)以及和而(自主可控+深圳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数据上看,这类正股跑赢指数的概率最大、超额收益也最高,但多数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第三类、各路资金青睐,“幕后推手”不断。有些正股业绩平稳、也少涉及强势热点,但在一定时期内特别受资金欢迎。如果发行转债的时机又比较合适,其正股在发行后同样也可能大幅跑赢指数。

三峡EB就是最典型的品种。该券4月初发行,4月底上市。由于股市处于快速调整阶段,三峡上市甚至破发,但这并不影响其正股优秀的配置价值。长江电力作为传统的优质蓝筹股,具有较高的股息率,且业绩平平稳、防御性也很强,是外资入场的首选品种。果然,随着MSCI、富时罗素及标普道琼斯指数的纳A调整,长江电力得到外资的不断增持,其股价自然也从4月至今上涨21.8%,显然明显跑赢大盘指数。

与之类似,公募基金持有度较高的品种还有参林、视源、欧派、洲明;保险资金比较偏爱的则是通威、广电和绝味等正股业绩更明朗的品种,游资经常光顾则是光华、亚泰等小票。

第四类、转债发行时,正股股价恰好处于历史底部。比较明显的就是万顺转债,其发行时间为年7月,而从历史来看,万顺的股价也就在18年7-8月见底,随后再未跌到过这个区间。因此,如果以该转债发行日为起点计算,万顺正股在其转债发行后收益最高可达61%。如果能够把握住,投资正股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最后一类,则是转债融资的募投项目产能及时释放,业绩得以兑现,如洲明、百合、玲珑等个券。其行业多分布于制造业,尤其是下游,如汽车零部件、轻工等行业。原因在于,这些行业产能建设周期比中上游更短,更容易兑现业绩。不过,这类品种多多少少与前四类有些交叉,往往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股市研判

上周股市整体表现较弱,单一利好“双拳难敌四手”。受前周末中美贸易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消息影响,上周一指数高开,但最终涨幅并不如人意。而随后几个交易日内,单薄的利好作用消退,周中进出口、通胀、GDP等宏观数据的公布对市场情绪造成不小压力。再加上海外政治风险加剧、短期市场做多动能也受到明显压制。不断走低的成交量也说明当下观望情绪再次升温。除此之外,我们判断,这周指数表现较弱的原因还有:1、前周反弹已经部分消化了中美谈判来带的利好作用;2、当前指数点位不低,加之年底阶段、业绩期到来,短期存在获利盘止盈压力;3、国际环境又有变化,避险情绪再次提升,市场对于风险资产的偏好有所减弱。

节后资金回流+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带来短暂机会,但不具备持续走强基础。我们在前期报告(10月8日《构建转债组合的要点》)中提到,国庆之后可能存在短期活跃行情,原因在于节后资金的回流效应;而前周中美谈判结果较为积极,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短暂机会可能已经消退,不具备持续走强的基础。毕竟,股市对于中美问题既有“审丑”疲劳也有“审美”疲劳,投资者反应早已钝化,更大行情需要更实质性的谈判结果刺激。显然,对于这两个因素,短期内我们难有更高期待。

增长向下、通胀向上的宏观背景对权益略不利。上周几大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从结果看9月经济表现不佳。其中CPI达到3%,19Q3的GDP增速下滑至6%,形成增长向下、通胀向上的宏观背景。其原因是可能多方面的:首先,经济新动能迟迟未见,调结构、产业升级的效果体现都需要时间;其次,房地产对增长的贡献降低,源于当前坚定不移地巩固“房住不炒”的政策成果,当然,这也符合现在经济换档的时代背景;其三,猪价仍在上行。因此,投资者担忧经济进一步下行,加上政策调控空间有限,股市行情可能会受到大环境的制约。

板块收敛正在进行,背后是临近年底存量资金格局变化与市场博弈心态。我们上周提到,市场结构正在改善,板块收敛现象已经开始,目前看得到一定验证。接下来,存量资金博弈状况可能较为关键。当下各方资金都处于何种状态?我们有如下观察及分析:

第一、外资整体仍然呈现持续的净流入。原因主要有几点:1、相比美欧股市,当下中国股市大环境相对更稳定。我们在前期报告(8月25日《转债可操作空间减小》)中已经提示,11月全球面临几大不确定因素,虽然中美谈判、英国脱欧二者落地,但11月15日美欧(日)经贸摩擦缓冲期结束、以及局部热战导致的地缘政治冲突仍有一定变数;2、A股估值尚处低位,至少比大多数国际市场性价比更高;3、MSCI纳A进程还在继续,预定于11月进行,富时罗素第一阶段第三批次扩大A股因子比例也提上日程。因此,我们认为外资继续流入的条件仍然存在。

第二、两融交易活跃度不减,余额也处于近期较高水平。19年以来,两融余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上升有阶段性。一季度的两融余额上升最快、二季度下降最快,显然与股市行情有关;而8月至今,两融余额再次上涨,且近期仍保持较高水平。此外,从下图可以看出,两融交易的活跃度也有一定提高。

从中我们或许能得到如下结论:1、高风险偏好资金对未来股市并不悲观,从50ETF持仓屡创新高也能得到验证;2、杠杆资金对股市的参与度仍不低。

第三、游资似乎“偃旗息鼓”,其动向值得玩味。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观察游资行为:1、按月看,年内游资交易量低点在6月份,而8月则是下半年高点,我们推断10月应略低于9月;2、按周看,7月下旬是低点,8、9月随行情有明显提升,而10月再次回落至7月水平;3、19年以来,前20大游资整体还是净买入,但10月以后交易金额萎缩。因此,不难看出,当下游资交易情绪一般,预计与6、7月持平。原因可能是当前热点过于集中,或者说机构抱团、扎堆现象较为严重,留给游资的操作空间大大减小。此外,临近年底,加上9月已经获利不少,这类群体由于存在兑现冲动,“买”的动力可能不如“卖”的大。

第四、公募基金的股票仓位可能处于近期低点,其表现较为“克制”。我们模拟了当前所有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变化(QP法,取所有基金仓位的中位数),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基金的股票仓位与大盘走势呈现出清晰的关系:1、1月-5月,趋势明朗,同涨同跌;2、5月-7月,结构性行情,仓位增减相当、变化不大;3、8月-9月,股市反弹,仓位反而下降,机构止盈心态可能是主要原因;4、10月过后,指数继续震荡,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但从仓位看,当前已经在年初水平附近,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公募基金对股市的态度明显最为“克制”,但未来其加仓空间可能最大。

最后,我们提示投资者,当前时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信息:1、三季度业绩期马上开始,目前看喜忧参半,难言好坏;2、十九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taia.com/htzq/4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