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20年middot华泰同行郭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在年1月举行的华泰保险集团总结表彰大会上,他作为员工代表,和董事长王梓木、总经理赵明浩共同启动了华泰保险集团20周年系列活动。

对此,他称自己“既吃惊又荣幸”。但在他的同事看来,他理应是最佳的人选。

华泰保险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惟一从事过的工作。从一名初入社会、带着校园气息的大学生,到如今沉稳、温和的中年人,他19年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是和华泰相伴而度过的。

在一项关于性格特质的测试中,他的测试结果显示,他与华泰保险的性格特质竟然高度地一致,都是那么沉稳、务实、低调、目标清晰、行动力强。很难判断是因为他本身的性格特质让他选择了与自己最契合的公司,抑或是19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

对于未来,他说,找准了方向,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这和华泰当前的写照“方向明,在路上”又是如此一致。

他,就是华泰财险商险单元核保总监郭化。

华泰保险来了群大学生

年,华泰保险招聘了第一拨应届毕业大学生。郭化就是在那年7月加入华泰的。他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专业,他的老师推荐说,华泰保险有涉外业务,他的专业可以派上用场。虽然他对保险行业并不了解,还是到华泰应聘并顺利成为其中的一员。

回忆自己当年的选择,郭化说,一方面是考虑到保险属于比较新兴的产业,此外则是看到华泰的背景——有强大资本金支持,6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股东,稳定性和成长性均占优势。而且是华泰总部招聘,平台比其他机构的分部招聘要好很多。

华泰保险集团综合管理部/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林帆记得,郭化刚来那会儿,有一次陪同董事长会见外宾,他流利的英语、稳重的性格给董事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陪同任务结束后,董事长特意交代:“这年轻人不错,要好好培养。”

郭化在华泰保险最先加入的是再保险部门。

再保险(reinsurance)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即保险公司)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说起自己在华泰的第一个部门——再保险部,郭化很自豪,“华泰的再保合同从未赔过钱!华泰再保险合同获得的条件也是市场第一流的!”他说。

众所周知,年“香山会议”之后,华泰保险开始了第一次转型,开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再保部作为公司对外的窗口,转型为再保险业务助了一把力。郭化认为,正是因为看到华泰在市场上的坚持和努力,国际市场高度认同华泰的理念,把华泰视为合作的首选公司之一。

元的笔签元的合同6年,郭化以总经理助理身份,被派到广东分公司直接处理一线的业务,这被他视为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当时他已经在再保部工作了9个年头,领导们问他是否愿意到一线锻炼一下,在广东开展以经纪公司为主要渠道的商险业务。他考虑到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对自我的挑战,就去了。

他自嘲,在真正接触一线业务之前,自己只是只知理论而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半瓶醋”,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充满挑战和活力的第一线能够观察到行业的最新变化,极大地开拓了眼界。“

期间有一个小故事非常值得玩味。去广东分公司之前,郭化觉得自己要大展拳脚了,作为underwriter(承保人)要签大业务,一定要有一支好用且与大保单相配的笔。于是,他花了上千块买了一支万宝龙的钢笔,又配好了墨水。“但是,去了之后签的第一份合同,保费只有块,第二天的另一单合同,保费变成块,之后的业务更是零零散散,高出0块的都很少,慢慢地那支笔也没再用了。“

把这支笔收起来的过程,在郭化眼中有了特殊的含义——这也是一个他慢慢了解市场、学会和客户打交道的过程,并且从中更了解到做业务的难度,“很有实践意义”。

?对国际保险行业的思考年,郭化通过考核,被选中去ACE伦敦办公室参加培训。这被他视为职业生涯中另一个重要的节点。

“到国外看了他们的做法,才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差距在哪儿。”他最大的感觉是,国外保险行业尤其是商险市场的发展程度远远地走在了中国之前,特征之一就是“很规范”。表现之一是国外保险公司在承保时会采用量化分析模型,所以核保的精准度较高。表现之二则是国外的保险公司都直接通过经纪渠道进行销售,而经纪公司对接客户,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制定保险方案,然后向保险公司询价,由保险公司出单。这是一种销售渠道市场化经营的机制,与中国财险行业常见的传统渠道相比,能够大幅提升效率。

值得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taia.com/htzq/5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